|
宏 观
【海通证券】
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从货币政策目标、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机制三个方面发生转变。展望未来,完善双支柱框架,大水漫灌难现。从“大水漫灌”刺激经济,到“精准调控”降低杠杆,央行的政策思路出现了明显变化。在去杠杆取得显著成果,或者经济出现大幅回落之前,货币政策将不会出现大幅放松。
(姜超:《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调控》)
【平安证券】
预计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,而金融监管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延续收紧之势,流动性将维持紧而有度。在实体经济表现稳健,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小的情况下,金融部门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尚未化解,防范金融风险就成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、金融监管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唯一的核心工作。
(魏伟:《不一样的政策周期叠加》)
【华泰证券】
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不变,市场对监管强化的忧虑依然存在,金融去杠杆仍在上半场。依然维持利率倒U型走势判断,伴随着经济基本面下行,央行执行定向降准,同时加大PSL供给才是利率倒U型右侧拐点,也即利率下行的标志。
策 略
【天风证券】
趋势研判:连续上涨后进入胶着阶段,但中期不改中枢逐步上移的判断,首推相对稳健的大金融。同时因地方政府考核机制由保增长转向保质量、重污染企业连续盈利后有能力进行节能减排等因素,战略推荐环保板块。
【招商证券】
市场持续回暖、公募基金业绩改善;地产调控引发资金分流;居民风险偏好提升是基金发行回暖的原因。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偏爱“TMT蓝筹”,不排除市场风格将有利于成长。
【中信证券】
景气角度出发,天然气价格上涨景气向好;中游钢铁毛利率维持较好,但已在交易右侧;看好与投资(基建)开工相关的建材如水泥和受益于外贸持续复苏集装箱行业;下游消费的汽车,商贸等超预期,景气向上。同时继续建议配置银行,其持续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资产质量修复,Iphone X出货量可能超预期利好苹果产业链和OLED生产商。
(秦培景:《从A股到港股,看中观景气》)
【编者注】舆情监测内容是对相关信息的客观总结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 |
上一篇:20171106舆情监测
下一篇:20171108舆情监测
|
|
版权:北京香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45951号-1 |